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歷史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因應,夏季的熱與蚊蟲叮咬

6/22/2022

0 Comments

 
夏季農作蚊蟲叮咬

【因應,夏季的熱與蚊蟲叮咬】

文:Ellejana

進入夏至,樸谷基地的熱度節節高升,即使是被樹蔭包圍的「綠色隧道」區域,仍有工作夥伴體溫過高的現象。半戶外教室區因為考量防護性(防冬季東北風、夏季颱風)而用樹蔭包圍,有著因為通風 vs. 樹蔭的衝突,也歡迎各位讀者提供建議。



面對身體該如何適應土地工作中的「熱」、「蚊蟲」,樸谷在此分享小小經驗:




*工作時段:以台東鄉間而言,要避免在 9:30- 14:30 最熱的時段工作,各地因為日照角度的不同,須微調時間。 



*工作安排:在早晨 7-9 am 的時段可以安排,近中午時可能比較會曝曬的區域:譬如 菜園的種植、施肥、除草等。 快要中午的時段,可處理在棚子下需要工作的部分:譬如 育苗、搜集種子、做分類標籤等。 讓身體避免站在大太陽下的時段過長。



*帽子:建議使用帽簷很大的草帽,在太陽下、樹蔭下都須戴著,自然材質因為可通風,隔熱的功能優於人工化纖,棉質也優於化纖。 每小時休息的時候,將帽子摘下,讓熱氣可以出去,也是要訣。



*衣著:全身盡量以薄的棉質衣褲為主,涼爽的搭配方式:棉質背心+棉質薄襯衫+棉褲+襪子+雨鞋(將腳踝附近擋住,可避免蚊蟲叮咬過擾)。

*蚊蟲:在半戶外的教室現場點上艾草蚊香外,並請穿上長袖衣褲、塗抹香茅油可防大小黑蚊叮咬。 在小黑蚊叮咬後若是非常的癢,千萬不要猛抓,約是30分鐘後就可消腫。 小黑蚊的傷口是用口器割開一個小小的傷口,然後分泌抗凝血的物質,讓牠可以吃到滲出來的血液。

*要好得快:先洗掉抗凝血的物質,接著又有冰鎮傷口減緩發炎的感覺效果。要好得快,擦讓傷口癒合的藥(紫草膏等)會比擦蚊蟲叮咬藥(萬金油)有用。 



*防蚊小撇步:以純香茅油(滾珠瓶很好用)擦拭在襪子上緣皮膚處、脖子、雙耳前後側、手背和前手臂,應能防止一整個上午的大小黑蚊叮咬,個人經驗中,這樣的做法比在衣服皮膚上噴灑很多防蚊液還有效。



大黑蚊就是亞熱帶森林中的自然產物了,防蚊措施做到之後,若仍有很多的大黑蚊,就讓自己的皮膚和眼睛多練習打蚊子吧,其實這也算是可以讓自己練習手眼協調的一種生活方式。



*冷水毛巾:以薄小的毛巾,每小時休息幾分鐘時,用冷水擦拭臉部、脖子、腋下、胸腺與上背等降溫,此時要將帽子摘下來,讓體溫 1/3 的散熱,都是從頭部。另外的散熱做法:將薄長的毛巾沾冷水後,放置在脖子一整圈,幫助工作的全程可擦汗、散熱。 不建議再用頭巾將頭包住,這會讓頭部過熱。



*飲水:3 小時工作請準備 2 L 的飲水,持續保持 20分鐘就補水一次的頻率,並在飲料中提升電解質的量(檸檬、酸梅湯、梅精、鹽巴等),以保持身體平衡。 



*午休:下午時段需要平躺午睡,讓氣流重新平衡。

- 沐浴:除非是快要中暑的人,請避免在身體極熱的時候,直接用冷水沖澡,太快將體內的火滅掉,會導致氣流截斷而有頭暈昏眩的狀態,洗澡洗頭 仍建議是用接近體溫的水較好。 



*工作後的飲食保養:補充有海帶、昆布、膠質的湯水甜品,譬如:愛玉、銀耳湯、昆布高湯、海帶芽湯等,讓身體恢復舒服的感覺。 水果部分,吃當季水果能讓身體順應自然韻律(常溫的鳳梨可以多吃,幫助消化。木瓜可補充電解質。 芒果和龍眼就容易上火,得考量體質的適宜度)。



*平時保養:日常中經常熬夜、飲食不均衡、有吹冷氣習慣、或是光體移位嚴重的人,容易有適應力的狀況,若是用了以上的方式,仍有在土地工作中感到很疲倦、快中暑的感覺,建議那一陣子先保養身體為上,不急著回到土地工作(因為出汗是一件耗氣的事,身體沒有足夠的氣,不建議流大汗)。


*心態:當我們享受著春夏秋冬所帶來的分野和美麗、以及所產生的大地蔬果,讓內在更能了解,因此夏季的熱是必然的經歷,從日常保養中,去調整自己能夠適應熱度,盡量不吹冷氣讓身體調整氣溫的機制維持正常,讓自己流汗、多沖/ 擦澡、更衣,享受可以穿得很涼快的、可以去溪邊玩水以及偶而吃冰、喝涼飲消暑的夏季。 



享受一年一度的夏季,祝福各位都能在盛夏時節,能保有身心的平衡,仍找到機會和土地有著相伴的互動,讓夏季留下美好的回憶。



Love, Ellejana. 



#祖傳家園樸門PDC,看見春夏秋冬的美。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k33rZMFZaUghn1hy9
0 Comments

​天天玩火的日子

4/4/2022

0 Comments

 
Picture
人生第一次劈柴,大概劈個五分鐘就會滿身大汗了,能把大木頭劈開的斧頭,真不是普通地重啊!
Picture
批薩窯也是運用柴火來料理食物的適切科技,加熱一次就可以烤非常多東西哦!

作者:樸谷工坊 梁淳禹 / Parama

你有劈過柴嗎?

真的自己親手劈柴,才發現要把木頭劈成粗細差不多的柴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把樹皮剝掉,不然鋸斷的時候會一直卡到樹皮;再來鋸面要平整,否則連站都站不穩;最後在下斧的時候,要平心靜氣,心無旁鶩地看準要劈開的點,一鼓作氣地劈開!若非如此,常常會揮斧落空。

我們在法國拜訪波利諾貝生態村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中的事情了,每到入夜氣溫都會下探零度以下,而波利諾貝是個沒有電的生態村,因此如果不生把火,晚上會冷得連入睡都很困難。所以每天的下午我都要花一個多小時劈柴,一開始因為不熟悉,所以光是鋸斷木頭就讓我累得滿頭大汗,忙了老半天也只有十來根柴,只敢在入睡前才生火,以免冷得睡不著。後來熟練了,能準備的柴多了,晚上終於能維持一直都有火能取暖。

在波利諾貝,大家之所以不用電,是為了要確保能源自主權,也是為了要對自己使用的能源負責。因為煮飯、洗澡、取暖的柴薪都是自己辛苦準備的,所以沒有人會浪費能源,大家都會想辦法把能源做最有效率的利用。也因為能源自主,所以你要把你的柴用在什麼地方都可以,就算你想少劈點柴,所以一個星期不洗澡,其他人也不會過問,你百分之百有分配能源的自由!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用電。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是怎麼來的呢?

現在台灣有82%的電力來自火力發電,分別是燒媒、燒油跟燒天然氣,可是火力發電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全球暖化造成負面的影響。另外就是燃煤發電時所排放的廢氣,裡面有許多未燃燒完全的微粒會造成空氣污染,像台中火力發電廠所排放的PM2.5,就佔了台中固定空氣污染源中的46%,是造成中部地區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8%是核能發電,這部分排放的空氣污染氣體少很多,可是發電後的核廢料會持續釋放輻射,對周邊的生物健康有所危害,因為現在我們還找不到怎麼安全處理核廢料的方法,所以核能發電的比例現正逐年在減少。

剩下的是再生能源發電,像是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這些發電方式都是一次把發電機蓋好,再來就靠大自然給的天然能源轉換成電力。為了對抗全球暖化,目前全球都在想辦法提高再生能源發電的比例,台灣的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也是每一年都在增加。

為了要過更舒適的生活、要生產更多的產品,或是更直白地說:為了讓經濟持續成長,所以我們使用的電量,每一年都在增加;我們的發電量,也每一年都在增加:於是我們燒更多的石化燃料,生產超過我們需的電量,再把電用各種方式運輸、儲存起來。但是每次的傳輸、儲存都需要耗損一部分的電,在2016年,光是電力傳輸的耗損就將近4%,等於全台核電廠總發電量的二分之一。換算成用電量,大概是100億度,可以供250萬個小家庭,用電一整年呢!

*註:台灣小家庭平均每個月用電,330度以下的家庭佔了67%,因此一年大概用電是4000度。

所以我更認真地去思考生活中使用的能源,在不會讓自己累得半死的前提下,我會盡可能地節約能源。像是在宜蘭生活的時候,我們每天要洗澡都得自己準備柴火燒熱水,可是宜蘭潮溼的氣候讓我們的柴總是潤著水氣,所以每次一生火就會冒出一大堆的煙,感覺自己都要變成臘肉了。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很享受能夠每天有一小段可以練習生火的時間,那些煙,就當作是在點蚊香吧!

在歐洲進行生態村旅行時,我們生火常常是一次滿足多種需求:取暖是最基本的需求;火爐還可以加熱食物,我們在早餐的火會同時烤麵包及燒水泡茶;另外,因為我們是用布尿布,所以在溼冷的天氣裡,我們也會利用火爐來把尿布烘乾,以免寶寶要用的時候沒有乾尿布,那就糗大了!

回台灣之後,在建造基地的生活系統時,我們也認真地規畫能源的使用。洗澡用的是柴燒熱水器,加熱到70度左右,就能自己調整洗澡水的熱度,不會忽冷忽熱。我們還在不鏽鋼筒的外壁加了一層土,延長保溫的效果;煮飯則是從火箭爐進化到跟朋友一起手捏的雙口土灶,燒一樣的柴,可以同時有大火快炒跟小火慢燉,最後煙囪還跟柴燒熱水器接在一起,讓多餘的熱能幫熱水器保溫。

自己動手用柴火烹煮食物,可以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及能量跟瓦斯爐的有所不同。一把火,是樹木接受雨水的澆灌,從土裡長出來,經過日曬風吹,乾燥之後,才把一生儲存的能量,都化為火焰釋放出來。所以看著火,就好像在聽樹木訴說這一生所看過的所有故事。我就知道有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很喜歡看著火發呆。這樣子有故事的火,煮出來的食物,一定也有些我們不知道的魔法,讓食物的味道變得更好吧!

每當學校要帶食農教育的活動時,我都非常推薦用火箭爐煮一頓在地食材的餐點。除了認識食物的產地、產季之外,透過共煮共食,能夠把食物跟自己的生命經驗結合起來;透過自己搭建火箭爐、收集柴火的過程,也能幫大家找回自己身體的古老記憶,讓我們回想起自己是有準備好自己生活的能力的!

每次我在帶領這個活動的時候,參加的大朋友小朋友都非常專心在搭建自己的火箭爐,也都很享受一起料理午餐的樂趣。最特別的是我在社區大學帶的一次,還有一組用鑽木取火來煮飯,有參與到的同學都體驗了一次此生難得的經驗呢!

​
◎原文刊登於『地球公民365』雜誌
0 Comments

#照顧人類

1/19/2022

0 Comments

 
Picture
延續上周關於永續與自私的話題。

我相信許多願意對地球好的人,是真心想對地球好的,但如果說是真心只想保護環境,希望人類滅亡的話,我希望大家只是太傷心和憤怒了而已。

今天我們可以來聊聊樸門另一個重要的Ethic,#照顧人類。

我們之所以照顧人類,就像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一樣,總該把自己照顧好了,才能有餘力去照顧其他人,乃至其他的生物啊!

一個心力交瘁到連上廁所都沒時間的父母,是沒有心力照顧好孩子的;甚至在某些極端的時候,很愛孩子的人有可能會生出想傷害孩子的念頭。這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先把自己照顧好,而要求已經枯竭的人卻還要持續給出,是不合理且非常殘忍的。

在疫情期間,哥倫比亞推出了家暴男熱線,希望讓施加暴力的男性在壓力大到崩潰之前,能有一個洩壓的管道,以減少及避免可能發生的傷害。

所以回到照顧人類的主題,今天當一個人連吃飽都成問題時,你要求他要吃對環境友善、對動物友善的食物是不合理且殘忍的;當一個村落窮到養不活孩子時,你要求他們不要竭澤而漁,要為未來留下一些希望,對當下的他們也是不合理且殘忍的:因為他們必須先活下去,才能有機會面對到未來。

所以在照顧人類的部分,我自己也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角度:如果你不照顧好所有的人類,那麼沒被照顧好的人為了活下去,會不擇手段 (但非故意) 地破壞你要照顧的地球。 

所以不要再苛求第三世界的國家為什麼要持續毀林,我們應該反過頭來問問已開發國家的人,為何要為了便宜的產品,讓『 #生存 或 #永續 兩難』,成為未開發國家的每日選擇題。

最後要問大家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你們覺得,我們該拿這些為了生存而破壞環境的人怎麼辦呢?

文:Parama

_____

近期開課資訊

❶ 祖傳家園PDC在壯圍:第二屆祖傳家園PDC 在 #宜蘭壯圍,明年三月中開始,一路上到後年二月底,樸門理論結合 #能量風水,讓你從內到外打造出你的家園,我們會從 #鳴響雪松 一系列書中內容,選出各種的意念練習,讓 #阿納絲塔夏 帶領我們,去接近自然。

細節可看 https://reurl.cc/RbKGyx
​

報名請至 https://reurl.cc/jgbkLm

❷ 樸門生活智慧線上講堂:2021年12月到2022年五月,樸谷 與 Steve 規畫了七場講座,每一場講座循序漸進地分享不同面向的樸門生活智慧,同時也會針對人們的提問給出建議或具體的做法。
1月場 steve將教大家如何在生活當中,我們可以如何與高我連結,並將身心靈進一步整合,才能以更穩固的自己,紮根在地球上。

活動細節 https://reurl.cc/xO0gzz

報名表單 https://reurl.cc/MbdZYK
​

#宜蘭PDC #樸谷工坊 #permaculture #樸門 #永續設計 #永續生活 #照顧人類


0 Comments

裝冷氣vs種植物

7/9/2020

0 Comments

 
關於全國中小學裝冷氣,我也有一些想法。

首先,我覺得只有大人一直在辦公室開冷氣,卻要小孩全身臭汗悶在教室打瞌睡真的是太殘忍了,說用電會因此爆增的,可能需要先認真研究一下全國企業大樓的冷氣數跟全國中小學的教室數究竟哪個比較多。不要一開始就先找一個最顯眼的表層錯誤來檢討,增是會增加啦,爆增可能沒那麼明顯,因為這其實是氣候變遷的共業啊!

但是左手砍樹,右手開冷氣,這就真的是很不聰明的做法了。之前松菸護樹抗爭時,有人認真地做了各種不同情況的溫度對照,有樹有草地的環境,可以讓溫度比沒樹的時候,少了12~33度,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把樹種回來,把硬舖面(水泥與柏油)改回草地,那麼我們甚至可以大大減少開冷氣的時間,也能維持舒適的體感溫度。

我自己也實際操作過,在水泥鐵皮老平房的南面牆種一些爬藤植物,就能比別人家涼快個2~3度了,如果能增加綠蔭率,再透過像竹子這一類能引風的植物,讓空氣流動循環更好,其實校園真的是我以前心目中的避暑天堂啊!(拜託不要浪費落葉,拿來覆蓋或堆肥,真的很好用啊!)

當然,如果以一個樸門設計師的角度,我會更希望把所有的牆面也都變成能夠減低噪音、增加造氧、幫水泥牆降溫的爬藤綠牆,若能生產食物就更棒了!(我們甚至還能把屋頂的排水拿來灌溉作物,不用額外用自來水哦。)

這些設計都跟安裝冷氣沒有衝突,成本也都很低廉,維護的技巧更是連小學生都學得會,只需要學校的主管有個開放的心,就可以省下可觀的電費了。

如果各位學校主管有興趣,請就近聯絡你們身邊的樸門設計師,我相信每位樸門人都很樂於跟你分享各種綠化的設計方案的!
​
想成為樸門設計師的朋友,歡迎來上PDC哦!
0 Comments

    關於作者

    Parama & Ellejana 的文字分享。

    文章時序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August 2021
    May 2021
    July 2020
    May 2019
    February 2019

    文章分類

    All
    Animal System 動物系統
    Appropriate Techonology適切科技
    Climate 氣候
    Design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防災設計
    Design Strategy 設計方法
    Energy 能源
    Ethics 樸門倫理
    Natural Building 自然建築
    Nutrition And Health 營養與健康
    Principles設計原則
    Social Permaculture 人際樸門
    Soil 土壤
    Spiritual Permaculture 靈性樸門
    Trees And Forests 樹木與森林
    Urban Permaculture 都市樸門
    Vegetables 短期作物
    Water 水資源

    RSS Feed

Services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歷史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