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我在不同的地方,學習、實驗、嘗試、教學各種不同的自然建築工法,這次我們想要來做一個自然建築小屋,混合了一些不同的工法,想在這裡做個紀錄。
首先是地基,之前搭了一個小樹屋,發現基地的白蟻非常多,樹屋有一根柱子和一根樓梯的支撐已經被吃了一部分,因此架高、隔絕地面是必要的。所以我們會用舊輪胎搭上級配來當地基墊高建物 (來自 Earthship 的點子)。 再來是牆體,我心目中最想用的是草磚牆,因為三天就可以搭好一座房子,而且牆壁直接可以拿來當支撐結構,又冬暖夏涼兼隔音,抹上一層泥一層灰就能有優異的防火效果,真是庶民最佳建材。但是台灣沒有專門做成方型的稻草磚,全部都是草捲。 所以我決定用法國的一個發展了20年的技法 Kerterre ,再把 Kerterre 裡面的大麻纖維替換成稻草加上咖啡麻布袋,結合之前在鳥建築玩過的夯草牆,但是把泥漿換成石灰漿,用來防止發霉和防蟲。兩個工法結合之後,施工速度可以加快,可能會比稻稈裹泥牆的速度還要快,而且因為不用擔心發霉,所以灰漿的水份可以稍稍提高,方便作業。 但是 Keterre 的網站跟影片裡沒有任何關於灰漿的比例,因此我把眼光放到台灣的傳統技法『三合土』上,找到了兩篇論文 『傳統石灰砂漿之配比與強度性質研究』跟『傳統灰漿可逆性補強工法之研究』,這兩篇論文詳細地研究了灰漿的材料與比例對於各種物理及化學性質的影響,所以接下來會根據這兩篇論文,來試驗最適合跟稻草與麻布袋結合的比例分別是什麼。 目前只用最基本的石灰與砂子,找到與稻草結合的比例是 生石灰 : 熟石灰 : 河砂 : 水 = 1 : 2 : 3 : 2.5~2.8 (依天氣與材料溼度調整) ,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發熱,所以這樣子的比例乾燥得非常快,另外生石灰遇水之後體積也會膨脹,所以能夠把稻草間的縫隙很好的補起來。 之後還會再試試糖水、桐油、蚵灰、糯米漿等不同的材料。 對了,這兩天我們也用這樣的比例,把虎虎生風灶跟豬豬窯都上了一層灰漿,廚房的稻稈裹泥外牆也上了一層灰漿,用來當防水層,也可以把牆上大大小小的裂縫補好。施工的速度非常快,我覺得是很方便的材料哦!
0 Comments
文:Parama
樸谷基地的批薩土窯工作坊,成功!!! 忙了五天,我們合力把窯蓋好了。 這次的工作非常感恩有之前的學生 Devi 來幫忙備料,我們花了四天的時間,搬了要蓋完廚房的兩噸的材料。接著一起用紅磚跟黏土,搭好了可以當成烤箱的窯底基座。使用黏土來當紅磚的接合劑,是因為之後就算有狀況要拆除,我們還是可以把黏土洗掉之後,刷一刷就可以當成新的紅磚來使用了! 兩天的工作坊很紮實,我們一起砌磚,把玻璃瓶放進窯底當保溫層,然後堆沙模,再踩好土團,層層疊疊,完成一顆可愛的饅頭窯。 窯體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只剩最後的收尾與裝飾。不過我更想分享的是,這次在工作坊期間與學員的相處:我已經很久沒有在帶工作坊的時候,可以放鬆地跟大家聊天,然後像遊戲一樣地不用太擔心進度,想要生火烤橘子皮來趕蚊子的時候,就專心生火;在等待黏土泡軟的時候,大家就一起享用同學帶來分享的紅茶,配著各種美味的點心;砍稻草的時候,大家也不畏纖毛造成的搔癢感,認真地幫忙把稻草砍成適當的長度,;一起踩土團的時候,就接力輪流大地跳躍;疊土團的時候,大家也一起用力地摔搥抹平,讓窯可以是一個結實又美麗的半球形。 可以輕鬆地一起工作,感覺真得很好~~ 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建設要完成,非常歡迎畢業的同學們也可以一起回來玩哦! 文:Parama
我做過最酷炫的窯,應該是山豬窯,跟一群來自東非的大學生一起完成。 整個窯在足夠厚的窯體外層,本來是一隻福態的山豬,但是大學生們覺得這樣子不夠帥,所以又花了兩天塑型,做出一隻他們覺得很帥的山豬。 但是山豬窯算是我做過的窯中,最失敗的… 原因出在材料,每次我們要辦任何工作坊的時候,材料準備都是最費工費時的,因為要蓋好一顆土窯,必須要有適合的黏土、沙子跟稻草,用恰當的比例混合之後,才能確保結構的穩固。 不過山豬窯的材料,因為沒有黏土,所以改成坋土;因為沒有稻草,所以只能自己去割禾本科的雜草,又因為是有時間壓力,所以到現場之後也無法再等材料到齊,只能硬著頭皮去做了。 所以做的過程中都沒問題,因為坋土只要減少沙子的比例,在溼潤的時候一樣有黏性,但後來在烘乾的過程中,失去黏性的坋土就整塊掉下來了。後來我想要等他們備齊材料之後再去修補一次,但也沒有接到更新的通知,我想這顆窯應該沒有被使用太多次吧。 在那之後,我就再開土窯的工作坊,因為我發現台灣已經太多顆窯了,但是大部分的窯,其實被使用的次數都太少了。 這次的土窯工作坊,我們充份汲取教訓,非常認真地在準備材料:黏土、沙子、稻草都準備得很齊全,光是搬運總重2噸的材料,就花了兩天的時間。所以一定會做出一個非常紮實耐用的窯的! 文:Parama
上次聊到一個可以把我塞進去的窯,再來說說一個迷你得能放在手推車上的窯。 我蓋過最小的窯,是在台大的梅峰農場,因為山上溼度高,所以農場希望有一個小到可以放在推車上的窯,方便在平常不用的時候,能推進除溼間裡存放。 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個土窯保養的小技巧,一個土窯最好的保養方法就是定期使用,如果可以每周用一次最好,因為在每次燒柴升溫的時候,就可以把窯體裡的溼氣烘乾,這樣子比較不會產生裂縫、或是剝落。 但就算真的有裂縫的話,其實就重新調一次泥漿補好就可以了;但如果有剝落的話就比較嚴重,因為這可能會造成結構強度出問題,所以若是修補一兩次之後還無法改善,那可能就得打掉重做了。 視線拉回到梅峰,為了要讓土窯容量足夠烤批薩,又要輕巧得可以讓推車能移動,所以我們把窯體變薄,這樣雖然犧牲了一些土窯的蓄熱性,但我們改以在窯腔內保留紅炭的方式來保溫/加熱,一樣可以達到燒烤的效果。 用手雕塑的土窯,其中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依照現場的環境,調整我們的設計;另一個好處就是我們要做出不同的造型也很方便,不管要做一隻豬,還是一條龍,只要你夠有創意,全部都可以用手捏出來哦! 文:Parama
在台灣我也蓋過更大的窯,但主要都是為了批薩,而不是麵包。 麵包需要的窯跟批薩有一些不同,圓頂更高一些,土層更厚一些,而且要有隔熱良好的窯門來協助保溫,讓窯溫下降的速度變慢。 但批薩則不然:窯頂低一些能讓扁平的批薩上下受熱更快速,在三百度以上的高溫,批薩大概三分鐘就完成了,因此不需要特別持久的保溫層,窯壁的量體變小,也可以讓加熱的時間縮短,而且為了高溫,甚至會讓紅炭留在周圍,協助批薩持續地加熱! 高雄有一顆為了營業用的大型批薩窯,窯內可以同時烤四片大批薩,而為了滿足平時少量的烘烤需求,我也設計了在下層用對流加熱的烤箱,可以在生火的同時也烘烤,這樣子就不用為了烤兩片批薩,還得花兩小時重新加熱整顆窯,反而浪費能源。 這次在基地要搭建的,是批薩土窯。而且為了滿足平常小量的需求,我也會在基座的位置,設計一個小型的烤箱,搭配鑄鐵盤,也可以用來烤蔬菜、烤魚、或是少量的麵包。 文:Parama
我在東南亞蓋過兩顆窯:孟加拉一顆,緬甸一顆。相較於最初在孟加拉沒有經驗的窯,緬甸的算是我汲取多次經驗總結之後,一顆非常成功的窯。 會到緬甸其實是種種巧合下的結果,先是因為我們當初希望能在東南亞找到新的服務據點,帶大家更認識多元多彩的東南亞,接著剛好褚士瑩大哥在緬甸弄曼農場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農場要轉型,所以在尋找可以陪農場走下一段路的單位,後來就連絡上以立。 要去弄曼探勘之前我也滿緊張的,因為當時緬甸其實不算完全開放,一直有聽聞外國人進去之後,被全面監控的小道消息;另一方面回程是要搭像巴士一樣的緬甸小飛機移動,但在登機時發現小飛機的輪胎幾乎要變光頭胎了;最後是不確定弄曼農場會需要我們去協助什麼,因此在出發前我還列了超多可能的合作方案 (農作、水資源、土窯、農產品加工…等等),試著找到志工在當地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 幸好後來探勘,除了從仰光到臘戍的14小時巴士上,因為沒帶到足夠的保暖衣物冷得一夜難眠之外,一切都順利。也在這一趟探勘當中認識了很多好朋友,跟吃到許多獨特的緬甸美食! 在弄曼蓋的窯,是我第一次蓋可以塞一個人進去的大型窯,因為這顆窯有機會成為農場的另一個加工收入來源,因此我把窯頂加高,除了批薩之外,也適合烤麵包。 在連續兩梯次的志工幫忙下,我們就地取材,完成了從基座到開窯的所有工作,甚至第二梯次大家還一起烤了批薩與麵包,跟農場的工作人員們一起分享呢! 啊,寫到這裡,我發現我最想念的不是窯烤批薩,而是在緬甸街頭的奶茶加甜蛋餅,以及臘戍六哥現點現煮的,好吃的米線。 文:Parama
從孟加拉回來之後,我就投入日常的工作中,也沒想過自己要再幫誰蓋土窯了。 後來有一次,我忘了是在什麼樣的場合裡,有朋友說她準備回鄉從農,在自己的農家小院裡,希望有很多東西,其中一個是想要批薩窯,我就開玩笑地喊了一聲說我會。 後來這件事就認真了,於是我就去了雲林幫忙蓋第二顆窯。 第二顆窯我充分汲取了第一次的經驗,先確認過有沙子、有黏土,有稻草、有紅磚之後,再開始動工。然後我們非常細膩地從整地開始,慢慢用紅磚砌出底座 (而且還用現地的土和沙調成泥漿接合,方便日後的拆卸)。接著花了兩三次的時間,慢慢搭了沙模,堆了窯體。我還認真地留了排灰溝,可以用來排灰跟通氣。 結果在窯體待乾的期間,我接到了緊急電話,朋友說窯跟底座分開,窯浮起來了! (MAGIC!!) 在緊急退沙之後,才知道是因為黏土的收縮比很大,而我們用的土團中,黏土比例過高,因此窯在乾燥的過程中,也縮水了,就變成一頂扣在沙模上的帽子。退沙之後,我們預留的排灰溝就剛好被整個窯蓋住,沒有機會發揮他的功能了! 即便如此,這還是一顆優秀的窯,也烤出許多美味的食物,效果非常好,我到現在還很懷念開窯party上的蝦仁批薩,好好吃啊! 文:Parama
最初,我只是因為高中同學 Kevin 的邀請,覺得幫一間以國際志工為主題的社會企業工作,可以很有意義,幫助到很多人。所以我在離開前一份爆肝的科技業工作之後,就加入了以立國際服務。 我永遠忘不了上工的第一天,那天是4/1,我剛進辦公室,找到自己的辦公桌坐下來,另一個同事就走來跟我說『Koala,下個月你要跟我一起去孟加拉哦。』 「我是誰?我在那?我在做什麼?」我心中第一個閃過的念頭大概就是這三個問題。 「孟加拉?我們在那裡有辦公室嗎?我不是來做營運流程規畫的嗎?我要去做什麼?」一廂情願以為這是愚人節玩笑的我,還不肯面對現實。 『我們要去做高架植床,解決雨季的蔬菜供應問題;同時還要幫忙做一個土窯,讓照顧孤兒院的修女們可以烤麵包給孩子吃。』孟加拉 PM 無情地戳破我的幻想。 就這樣,剛上工不到一天的我,開始認真查起麵包窯、批薩窯的英文資料,重新啃起論文。(當時造窯的中文資料少得可憐,而且烤窯本來就是從羅馬開始的。 經過一整個月的苦讀,實際操作的失敗,四處在台灣尋訪可能會造窯的師傅與專家,我們抱著忐忑的心,前往孟加拉蓋了我生命中的第一顆窯。 這是一顆就地取材的窯,裡面的沙模沒有沙子,所以就地採了黏土來做模,導致後來退模的時候花了超久的時間;窯的比例也不太對,所以不能烤太大顆的麵包,反而適合烤批薩。但修女與孩子們看起來都非常開心,而且後來這顆窯也成為停電時最主要的烘焙工具。(順帶一提,當地是偏村,所以每天供電只有1小時) 這就是我開始當造窯紳仕的開始。 從那時開始,我陸陸續續蓋了十幾顆窯,有的在台灣,有的在海外。一路累積了許多經驗,每次的設計都有改善,這些都會在本次批薩土窯工作坊中跟大家分享。 文:Parama
你心中的自然建築,有什麼定義呢? 在鳥建築人玩完各種自由的素材搭配之後,對於自然建築的印象變得更開闊了,但真的靈活運用身體的記憶,是在樸門綠色戰士工作坊之後。 綠色戰士是Steve Cran在烏干達的時候,因緣際會創立的一個新的樸門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樸門的生活實踐方式。 在生活上,綠色戰士強調實際動手做,不一定要讀過很多書,但想辦法跟土壤、跟自然合作,生產食物養活自己的家人,並有多餘的產出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在教學上,因為Steve 帶領課程的地方,往往是戰區或是重災區,因此人們沒有安穩的環境能就學。所以他發展出一套用故事加上實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透過故事學習樸門設計的原則,然後透過實作把這些友善耕作、自然建築,放入身體的記憶裡。 而在台灣的幾場綠色戰士的工作坊中,我們運用最多的就是土袋建築:在建築的現場把表土移開之後,拿二手的肥料袋把土裝半滿,細心封好之後交丁疊,再用訂製的夯土槌把土袋夯實整平,最後外面敷上特調的混泥土漿,就完工了。 這個混泥土漿裡加了十分之一的水泥,就是這10%的水泥,讓我認真思考,究竟建築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才叫自然建築? 我本來超級排斥水泥,因為他的開採與燒製會造成棲地破壞與環境汙染,而且極度耗能。 但在災區,水泥有一些無法替代的功用:其一,水泥讓敷層很快能變得堅固,節省許多作業的時間,讓人們可以維持正常的農事工作;其二,水泥大大提升了建築的抗候性,所以省下了非常大的重建更新工作量。 而且只加10%的水泥,不會讓土變成水泥塊,而是可以輕易地被捏碎,變成沙子的狀態。 即便知道有這些好處,但我自己在操作的時候,仍然希望能避用水泥。因此我向研究自然建築的朋友詢問,知道有一種在土中使用氧化鎂加檸檬酸的工法,可以用來取代水泥,用在浴室中。 所以我買了比水泥貴了20倍的氧化鎂,與比水泥貴了10倍的檸檬酸,混在土裡做了浴室的牆面。然後在強颱連續48小時的吹襲下,整座牆溶了。 看著自己忙了一整個星期做好的牆,不到兩個月被颱風淋溶了,我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中,人們會以水泥房子為畢生的最高追求。 因為把時間拿來花錢整修房子,而不是把時間拿來賺錢養活家人,對他們而言,是被迫生活在資本主義下悠關生死的問題。 然後我才理解Steve為什麼在土裡加10%的水泥,因為這是滿足抗候性,又能想辦法兼顧建築廢棄之後重新回到土壤循環中,的一個妥協與讓步。 在此之後,我不再極端地認為一定要純自然,才叫自然建築。而是要在滿足使用者的情境需求下,盡可能使用周邊有的材料,想辦法更貼近友善環境的設計,我覺得都可以算是自然建築的一種。 文:Parama
在學習樸門之後,我慢慢把重心從國際志工,希望拉回到台灣。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我能把這麼多友善的觀念帶到國外的偏村,那麼應該也要把這些觀念帶給住在台灣的人們。 昨天我們在基地的工作,是把烤好的竹子固定起來,當成之後屋頂的結構骨架。其實在2013年的鳥建築人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用竹子搭成一百坪的結構骨架,當初用的一樣是桂竹,但是有特別訂製了適合竹子管徑的鐵件,可以很方便地將所有竹子連接在一起。 在鳥建築人住貨櫃的那一個月,應該是我們最自由探索不同自然材質的一段時光。挑幾個材料,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性,乾燥後會有什麼性質,因為是實驗性的建築,所以能盡量放手去嘗試。 大家就地挖了坑,踩了泥漿後,把稻稈放進去一起踩,就可以拿來做稻稈裹泥牆了! 把整坨土跟稻稈一起挖起來,放在模子裡,就變成土磚了!! 加稻殼一起踩,把稻稈剪短一些,就成了編竹夾泥牆,用來糊住竹片的泥巴。 減少泥漿的量,均勻地沾附在稻稈上,一起塞到板模裡夯實,就成了夯草牆! 沙子加一點,坋土加一點,黏土加一點,不同的土加了水之後有不同的特性,乾燥之後又有新的特性。 我們天天玩得像泥小孩,下工了還有人直接跳進生態池游泳兼洗澡,用自己做的土磚,搭了一個草泥馬造型的超大火箭爐,就是我們用來煮早晚餐的爐子。 過了那一個月,我們才發現原來自然建築一切都那麼好玩,而且很簡單! 過了那一個月,我們在台灣種下了好多自然建築的種子。 |
關於作者Parama & Ellejana 的文字分享。 文章時序
February 2023
文章分類
All
|
Services |
Us
|
SupportEmail: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