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arama
你心中的自然建築,有什麼定義呢? 在鳥建築人玩完各種自由的素材搭配之後,對於自然建築的印象變得更開闊了,但真的靈活運用身體的記憶,是在樸門綠色戰士工作坊之後。 綠色戰士是Steve Cran在烏干達的時候,因緣際會創立的一個新的樸門教學方式,也是一種樸門的生活實踐方式。 在生活上,綠色戰士強調實際動手做,不一定要讀過很多書,但想辦法跟土壤、跟自然合作,生產食物養活自己的家人,並有多餘的產出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在教學上,因為Steve 帶領課程的地方,往往是戰區或是重災區,因此人們沒有安穩的環境能就學。所以他發展出一套用故事加上實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透過故事學習樸門設計的原則,然後透過實作把這些友善耕作、自然建築,放入身體的記憶裡。 而在台灣的幾場綠色戰士的工作坊中,我們運用最多的就是土袋建築:在建築的現場把表土移開之後,拿二手的肥料袋把土裝半滿,細心封好之後交丁疊,再用訂製的夯土槌把土袋夯實整平,最後外面敷上特調的混泥土漿,就完工了。 這個混泥土漿裡加了十分之一的水泥,就是這10%的水泥,讓我認真思考,究竟建築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才叫自然建築? 我本來超級排斥水泥,因為他的開採與燒製會造成棲地破壞與環境汙染,而且極度耗能。 但在災區,水泥有一些無法替代的功用:其一,水泥讓敷層很快能變得堅固,節省許多作業的時間,讓人們可以維持正常的農事工作;其二,水泥大大提升了建築的抗候性,所以省下了非常大的重建更新工作量。 而且只加10%的水泥,不會讓土變成水泥塊,而是可以輕易地被捏碎,變成沙子的狀態。 即便知道有這些好處,但我自己在操作的時候,仍然希望能避用水泥。因此我向研究自然建築的朋友詢問,知道有一種在土中使用氧化鎂加檸檬酸的工法,可以用來取代水泥,用在浴室中。 所以我買了比水泥貴了20倍的氧化鎂,與比水泥貴了10倍的檸檬酸,混在土裡做了浴室的牆面。然後在強颱連續48小時的吹襲下,整座牆溶了。 看著自己忙了一整個星期做好的牆,不到兩個月被颱風淋溶了,我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在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中,人們會以水泥房子為畢生的最高追求。 因為把時間拿來花錢整修房子,而不是把時間拿來賺錢養活家人,對他們而言,是被迫生活在資本主義下悠關生死的問題。 然後我才理解Steve為什麼在土裡加10%的水泥,因為這是滿足抗候性,又能想辦法兼顧建築廢棄之後重新回到土壤循環中,的一個妥協與讓步。 在此之後,我不再極端地認為一定要純自然,才叫自然建築。而是要在滿足使用者的情境需求下,盡可能使用周邊有的材料,想辦法更貼近友善環境的設計,我覺得都可以算是自然建築的一種。
0 Comments
文:Parama
在學習樸門之後,我慢慢把重心從國際志工,希望拉回到台灣。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我能把這麼多友善的觀念帶到國外的偏村,那麼應該也要把這些觀念帶給住在台灣的人們。 昨天我們在基地的工作,是把烤好的竹子固定起來,當成之後屋頂的結構骨架。其實在2013年的鳥建築人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用竹子搭成一百坪的結構骨架,當初用的一樣是桂竹,但是有特別訂製了適合竹子管徑的鐵件,可以很方便地將所有竹子連接在一起。 在鳥建築人住貨櫃的那一個月,應該是我們最自由探索不同自然材質的一段時光。挑幾個材料,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性,乾燥後會有什麼性質,因為是實驗性的建築,所以能盡量放手去嘗試。 大家就地挖了坑,踩了泥漿後,把稻稈放進去一起踩,就可以拿來做稻稈裹泥牆了! 把整坨土跟稻稈一起挖起來,放在模子裡,就變成土磚了!! 加稻殼一起踩,把稻稈剪短一些,就成了編竹夾泥牆,用來糊住竹片的泥巴。 減少泥漿的量,均勻地沾附在稻稈上,一起塞到板模裡夯實,就成了夯草牆! 沙子加一點,坋土加一點,黏土加一點,不同的土加了水之後有不同的特性,乾燥之後又有新的特性。 我們天天玩得像泥小孩,下工了還有人直接跳進生態池游泳兼洗澡,用自己做的土磚,搭了一個草泥馬造型的超大火箭爐,就是我們用來煮早晚餐的爐子。 過了那一個月,我們才發現原來自然建築一切都那麼好玩,而且很簡單! 過了那一個月,我們在台灣種下了好多自然建築的種子。 文:Parama
我一直到很後來才覺察,我在推廣的生活方式,跟我兒時與阿公阿婆同住的經驗,其實是一樣的。 雖然我一直在課堂上說,樸門其實就是我們爺爺奶奶小時候還有,但我們爸爸媽媽已經忘記了的那種生活方式,但其實我小時候,還是有一部分的生活經驗,是跟樸門有關的。 就拿我們住的房子來說,阿婆家有一棟房子,是土屋。裡面是完整的土埆,但後來為了『現代化的審美』,所以在土埆外又敷了一層水泥,刷了油漆。 不過在裡面沒有塗上水泥的房間,還是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土埆在呼吸。 後來在以立工作的時候,到東南亞不同國家的村落去,基本上都是以通風、涼爽、大屋簷的竹、木建築為主,就算是正中午,挑高通風的竹屋裡,依然舒適。但偶爾在村落過夜睡到新的水泥房,總是悶熱得難以入睡。 當時的計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協助村民『更新』房屋:我們會買新的牆片—有的是用竹片編好的,或是用棕櫚葉綁好的,然後把舊的牆片卸下,再把新的牆片釘上去固定,就完工了。 舊的牆片有時候拿去堆肥,有時候拿來當柴火燒了,重新回到自然的循環中,完全不用擔心建築廢棄物的清運問題。 這不就是建築本來的樣貌嗎?一個只是為了遮風避雨的居所,在大自然的循環裡,本來就是需要一段時間就更新與汰換。 老鼠,花一個晚上就能打好一個地洞;小鳥,花一星期就能蓋好一間巢 (如果是隨便鳩的話,時間更短)。為什麼那麼聰明的人類,要花三十年的時間還錢,去讓自己『真正』擁有一棟房子呢? 是不是我們如果對『建築』的定義能夠更有彈性一些,我們的生活可以更輕鬆而不費力呢? |
關於作者Parama & Ellejana 的文字分享。 文章時序
February 2023
文章分類
All
|
Services |
Us
|
SupportEmail: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