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歷史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謝謝你,一起走在永續的路上。

樸谷的故事11 - 從高處往下墜落,原來深淵不是夢,是最現實的考驗

6/10/2025

0 Comments

 
#樸谷的故事 - 11

文: Ellejana

2022年十月,已經是新冠疫情升溫的時候,當時的開課十分的不容易,因為人們要第一時間對自己的免疫力感到有信心,也必須相信聚會不等於一定會染上疫情。

招生的不如意,也是讓我們很挫折的,但繼續開課到底是為了什麼,老實說進帳的收入不太可能足以養好一家五口,還加上樸谷基地的經營。

那為什麼還要繼續?我的心裡有著上百次的自我詢問。

想了一想,為的是找到在永續生活路上的夥伴、是讓樸谷基地能被使用以及提供一個借鏡跟體驗、是讓基地活絡起來。而這也許是太過夢幻的執念,但還可以做夢的時候,就繼續且戰且走了。
___

2022年秋天,正在考慮祖傳家園台東二班是否開課之際,Parama 說應該要喊停,在招生到第七人而持續沒有進展的時候,幾乎已經信心全失。

E堅信地說:「總共會有十個人。繼續就對了」
(是來自冥想中神性法則的訊息,支持著我的心)

P硬著頭皮試著相信E,繼續走下去。

後來,加上小幫手小Q,就是十全十美的台東二班共10人。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人數因為不多,E發覺自己喜歡這樣的精緻小班,能讓我們好好地跟每一位同學更深入認識。因為祖傳家園PDC 有著大量的實作內容,大家都很享受,也都同住在鄰近基地的「鹿野耕食宿」背包客棧,幾乎每次來,他們都在耕食宿開伙聚餐,好像在舉辦同樂會,不亦樂乎。

台東二班的大多數人都喜歡嘗試實作,從耕作、自然建築、等高線集水溝、堆肥廁所的維修、甚至最後面的土地設計等,也充滿了創意。是在樸門實作上面非常紮實的一班。
___

而二班也陪著樸谷,在 2023年4月份,走到了擴大的階段,我們一起舉辦了台灣的第一場樸門師資培訓。樸谷基地與教室雖小,我們邀請了澳洲藍山樸門協會的兩個年輕女老師 Sarah 和 Greta,帶給港台一場樸門師資培訓,她們師承澳籍樸門老師 Rosemary Morrow,也是2018年的時候,樸谷創辦的兩人去澳洲參與的師培系統,能成為此系統的助教與中英文翻譯,我們於有榮焉。

這個師培系統強調的是不用投影片,滿滿將近70張白報紙,充滿實力的上台教學、紮實的互動與溝通基礎、與試教練習等,讓學員也一步步地讓學員知道該怎麼準備好一堂樸門課。

小小的基地,第一次在那一週擠進了40人,我永遠不會忘記,當學員們要進來基地的前一刻,我們都還在準備場地。

二班的阿堯仍在架高式的堆肥廁所繼續趕工,希望讓師培進行順利。衷心感謝台東二班以及一班的學生,陪著樸谷我們承擔起這個工作量超大的八天樸門師資培訓,因此在港台培育出更多樸門教學的種子教師。

而台東二班在陪我們忙完師培之後,也在下半年開始準備畢業設計,慢慢地一分為二個組別,開始面對許多溝通的跨越和撞擊,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一直延續到畢業之後都還相互協助,更長出了一個深耕趨合農業的:回沃森林 魏趨堯 Chris Wei ,後來他學了很多,我們也成為他的學生向阿堯請益,邀請他回到基地教台東三班的學弟妹食物森林的經營與策略。

___

正想陪伴台東二班好好完成結業設計時,2023年9月3日的下午,樸谷基地迎來了極大的改變,海葵以中度颱風的強度從臺東縣東河鄉 附近登陸臺灣,也結束過去 4 年沒有颱風中心登陸臺灣本島的紀錄。

海葵颱風她穿越巒山,15級風的海葵颱風眼,停留在鹿野鄉長達4個小時後,才爬過中央山脈去到西部。當時只覺得外面的聲響真的好大,心裡有點害怕,外頭的風雨狂吹了4小時,幸好住所一切沒事。

而颱風一過的隔天早上,一心想要去基地看看的我們,卻迎來了震撼,一向樂觀的E,與三歲的孩子睿兒去基地做災後的勘察。

路上已經停電、seven 的食物被搶空了、路上的每一戶都在打掃房子、沒有商店開門、加油站關閉了、車子開不到基地入口,半路就被倒下的電線桿擋住了。

我的心裡有著不好的預兆,似乎就像是世界末日的前兆。

我牽著睿兒用走的進去基地,除了貨櫃屋仍維持原來的樣貌,其他的建物幾乎都已經看不出原來的形狀。用瘂管搭建出的教室沒了、耕種的作物沒了、手工製作了八個月的竹子與土和稻草做出的廚房沒了、pizza窯和土灶融掉了一些、架高式的廁所歪斜了。

利用新技法Kerterre蓋出的家屋倒是屹立不搖,因為以輪胎為地基、麻布袋繞著竹子蓋出的牆體,非常的防震、抗颱。我們也意外的測試出可以抗強颱的自然建築。

看到這樣的災情,我還在練習相信這竟然是事實。

心裡的某個部分崩塌了,我第一次無法再繼續當那個鼓舞激勵人心的角色,第一次完全無力堅持這個永續教育基地了。第一次說要選擇放棄,把災後重建交給了 Parama。

然而我意識到:我們必須將樸谷打開,對外求援。

不管是人力、小額支持,都要敞開我們自己來被協助,樸谷的長成,再也無法是我們一家的力量能支持的了。而我也允許自己,在創傷症候群的情況下,在災後好幾個月內,都不再回應太多的事情,允許自己時常的當機,讓朋友跟家人接手孩子、接受心理師的陪伴諮詢。

我一直在觀察與等待,神要給我們的訊息是什麼。
___

災後的求援,才讓我們知道樸谷已經受到那麼多的關注。

接二連三來到的志工與學生、雪花般飛來的小額支持,讓我們在風雨後生出了信心。開始把超多碎片殘骸和斷裂的基地,慢慢地動手整理。來到的志工夥伴幾乎沒有任何怨言,在最混亂的階段,甚至還容易被受到驚嚇的昆蟲或是蜂叮咬,他們卻仍然到來,給了我們極大的陪伴,讓我們知道原來自己一直被神眷顧著。

而事後,思考了許久,為什麼我們要繼續這條路?

當我們的基地幾乎被毀滅,眾人之力讓我們繼續走了下去,那麼我們能否做的,繼續是以眾人的利益為優先的永續生活實驗?我們能否放掉所有的小我,以更高維度的模式經營下去?

而回想當時,是這麼的絕望,但至少替我們在摸索永續生活教育的困難中,先按了一個暫停鍵,在毀壞之後反而讓我們去思考,是為什麼要繼續走下去,這其實很重要,也扭轉了我們之後的發展,基地更是打開了她的全部,地貌上也容許更多建築物和可能性的加入。

而委屈了台東二班,在準備畢業設計時還花了很多時間陪整理最紛亂階段的災後狀態,更在沒有教室的情況下舉行結業設計發表,而謝謝他們仍然好好地完成了畢業設計,而且極有創意和完整性,我也知道我們盡力了。

也許,海葵只是要毀掉,我們所有的執念。

而如果沒有然後,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To be continued ….. 待續。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文章時序

    October 2024
    August 2022
    July 2022

    文章分類

    All

    RSS Feed

Services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歷史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