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水資源與中水

3/23/2022

0 Comments

 
延續昨天水資源日的討論,今天我們來聊聊中水。

每個臺灣人一天平均會用掉270公升的水,但喝下肚子裡的平均只有2公升,你有沒有想過,其他268公升的水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有的水被拿去沖馬桶,這部分每天大概是60到70公升,剩下的有的拿去沖馬桶、洗澡、洗衣服、洗菜、洗碗、洗車、澆花...等等。

因為沖馬桶的水會跟大便接觸,可能含有致病菌跟寄生蟲卵,所以不能被重新使用,因此我們稱廁所出來的水叫「黑水」。而相對於黑水,其他用途的水則可以被重複收集使用,所以我們又叫這些水「灰水」或「中水」,對我而言,這些水是只用到一半,還能繼續使用的哦。

一個很簡單的中水使用方法,就是重複利用:我們能拿洗米水來澆花,或是把洗米水放在陶鍋裡煮,用來保養鍋子,甚至有人會拿洗米水來洗頭保養頭髮,這都是利用中水沒有致病菌,所以可以安全地被我們拿來做其他用途的特性,讓水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用途,我們也就相對能省下更多的水囉!

在宜蘭的時候,我們因為想節省生活的用水,所以很努力地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水的使用循環。例如洗米水或是煮麵的水,因為裡面含有一些澱粉,去油力很好,很適合拿來洗碗,等洗完碗之後,洗碗水我們會收集起來,用來沖馬桶或是澆花。

為了做到這件事,我們一邊把馬桶的水箱管線關閉,因此我們的水箱永遠都沒有水,只能靠我們提水去沖;一邊則是把流理檯的水管拔掉,下方接一個水桶,用來承接我們洗菜、洗碗後的水。常常有朋友來我們家洗碗,因為擔心水會滿出水桶,所以都想盡各種辦法減少用水,然後才發現他們平常洗碗的習慣浪費了很多的水呢!

又像是洗澡的時候,就算是淋浴,我們還是會站在浴盆裡洗澡,這樣子可以把洗澡水收集起來,拿來洗第一次的衣服,或是拿來洗尿布,把泥沙、尿液先洗掉,最後再用清水洗乾淨,(洗完的水還是會再留下來沖馬桶或澆花),這讓我們省下大量的水,而且衣服還是一樣很乾淨。

搬到台東之後,因為家中是使用酵素洗碗,洗衣服也是使用生物可分解的洗劑,所以我們自己改裝管線,把廚房的排水管拉出來到菜園上方,澆灌樹薯順便施肥;洗衣機的水則是排到菜園中間,經過落葉及野草過濾後,入滲到土中,當成蔬菜們的灌溉用水。下一步,我們想在浴室的排水管出口旁種上香蕉,利用香蕉耐水耐肥的特性,來處理洗澡後的大量有機質。

我們在國外旅行的時候,常常會在洗澡的同時把衣服直接放在腳下,當把洗頭或洗澡的肥皂泡泡沖下來的時候,腳就開始邊踩邊洗衣服了,等洗完澡了,衣服也差不多洗好了,也是一舉兩得又節省時間的好方法呢!事實上,在德國就有一種洗衣機是專門設計成有兩條進水管,一條接洗澡水來當第一次洗衣的水,等到最後需要洗淨時才用另一條加自來水,在洗衣服的同時,一樣能省下大量的水哦!

說到德國,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七本林登生態村看到的設計。他們整個生態村的房子在興建時都必須要把中水管線放進去,所有建築物的中水都會被收集到一個埋在地下的大水槽裡,水槽上方有一片鐵絲網把大塊的雜質過濾,接著中水會被導向一片蘆葦田,這些營養豐富的中水會一滴一滴地滲進蘆葦的根部,透過蘆葦細又密的根系,把水中所有的營養成分吸收。在這之後,蘆葦們會被採收拿去覆蓋大便做堆肥,而過濾後的水收集起來送到實驗室去檢驗,水質跟自來水是一樣好,而且還沒有餘氯的困擾。只可惜德國法規不允許他們使用非自來水公司的水做日常生活使用,因此他們的蔬菜跟果樹們就有福啦,這些過濾後的中水都被送去灌溉了。

那台灣的狀況又如何呢?

在台灣,我們對待黑水及中水的方式,是一視同仁,把他們稱為「汙水」,為了統一處理汙水,所以在民國88年之後,我們把所有的家庭廢水,都排進了本來只應該裝黑水、尿液跟大便的化糞池中,原意是好的,希望借助廚房富含有機質的中水,提供化糞池內微生物養分,但結果卻是一場災難。

原來,在化糞池中可以幫忙「化糞」的微生物,分成好氧菌跟厭氧菌,其中好氧菌繁殖快,因此分解的速度也快,厭氧菌則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來慢慢繁殖,所以分解速度慢。所以幫忙分解大便的主力,其實是好氧菌。但自從其他的家庭中水來了,帶來了三個問題:

一、廚房來的大量油脂,蓋在水體表面,這些油脂會形成自由基,攻擊所有的微生物;

二、油脂結合浴室來的肥皂水跟汙垢遇在一起會硬化,像一個厚厚的蓋子卡在化糞池上方,隔絕了氧氣進入,所以好氧菌大量死亡,分解只能靠厭氧菌;

三、因為水量變大了,所以汙水能停留在化糞池內的時間也大幅縮短,以往還能讓大便們安心地待在化糞池裡被慢慢分解,現在化糞池內的水才停留不到一天就會流出去,因此厭氧菌根本來不及繁殖,更談不上要幫忙吃大便了!

因此,台灣的水肥業從民國88年之後,就變得非常忙碌,據工研院統計,台灣每天需要抽出5000噸的水肥,但全台只有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五個水肥處理場,而且每天能處理的量加起來也不過是890公噸。換句話說,全台每天有4000噸的水肥憑空消失了!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斷這些水肥最後可能是被埋進土裡,或是排進河川裡,有可能造成土壤及河川汙染,或是河川優養化的問題。

所以,為了要保護自家化糞池裡辛勤分解大便的微生物們,我們可以做一些事來幫助他們。

首先,檢查家中的清潔劑,看看是否有殺菌成分、或是強酸強鹼物質,因為這些會破壞化糞池內的菌相,讓微生物的數量減少哦。

其次,所有的廚餘和油脂盡可能收起來堆肥,減少油脂進入化糞池的可能性。

第三,重複利用中水,減少每天排入化糞池的水量,讓微生物有時間能繁殖,分解水中的有機質,如此一來,不但能讓化糞池重新發揮功能,也可以節省許多的日常生活用水哦!

​
原文刊於『地球公民365』雜誌。
Picture
  • 在洗手台下方接一個水桶,接下來的水用來沖馬桶
Picture
  • 洗衣機的中水被接到菜園的中心,每次洗衣服都在灌溉菜園。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關於作者

    Parama & Ellejana 的文字分享。

    文章時序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August 2021
    May 2021
    July 2020
    May 2019
    February 2019

    文章分類

    All
    Animal System 動物系統
    Appropriate Techonology適切科技
    Climate 氣候
    Design Strategy 設計方法
    Energy 能源
    Ethics 樸門倫理
    Nutrition And Health 營養與健康
    Principles設計原則
    Social Permaculture 人際樸門
    Soil 土壤
    Spiritual Permaculture 靈性樸門
    Trees And Forests 樹木與森林
    Urban Permaculture 都市樸門
    Vegetables 短期作物
    Water 水資源

    RSS Feed

Services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溫柔陪產
能量風水規劃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freefin@gmail.com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