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先有雞,才有蛋。先愛雞,才愛蛋。

4/8/2022

0 Comments

 

文:Ellejana

從2021 九月份起,在歷經了六年的樸門生活探索之後,我們終於決定讓動物系統進入生活中,在鹿野的家後方養起了雞。

先是和孩子們一起到處找小雞、一起去買雞帶回來、慢慢的在家裡的箱子照燈養大。然後和幾位朋友一起設計雞舍、幫忙把雞舍蓋起來,慢慢的讓小雞進去雞舍,和孩子們一起練習抓雞、清理雞舍、餵雞。

而雞長大了之後,迎來了雞的糧食不足、無暇分工照顧的調整期,慢慢的找出多久需要從外地拿廚餘、米回來給雞吃。 也得找出幾位我們外出教課時,可以來幫忙顧雞的朋友。

最大的挑戰是鹿野的生態良好,老鷹會抓雞去吃, Parama 和夥伴一次又一次地佈下天羅地網,雞還是會時不時地跑出來,總計有六隻母雞被老鷹咬死或帶走了。

而雞也真的成為了我們的孩子們,每天只要雞舍有些狀況,我們不分白天晝夜地去查看發生了什麼事。對孩子們而言,雞也是他們每天看守的範圍,還會常常抱雞、摸著雞,非常疼愛著雞雞們。

就在養雞的第八個月,我納悶著為什麼雞一直不下蛋,以一個樸門老師的角度,不就是應該想辦法讓雞生蛋嗎? 正快要等不下去了,想要大改特改雞圈結構時,公公突然在昨天發現,雞生了兩顆蛋了!

長年有養雞經驗的公公說,他認為是因為雞的活動度很高,加上幼年時期吃得不夠營養,身體的營養不夠、脂肪太少,下蛋的時間比一般的蛋雞來得時間晚上一倍。

但我也發覺自己原來還留著一點點的「資本主義的傾向」,希望養了雞就要有勞有獲,一直沒有生產蛋的雞難道就是沒有用的嗎? 養雞只是為了吃蛋嗎? 我們是不是吃了太多的蛋了呢? 我們要怎麼再努力提高豆類的種植比例呢?

我很慶幸我們一家能慢慢等雞生蛋,才讓我看見更多「蛋很容易取得」的背後,是多少的動物福利受損、以及人類因此不容易加以珍惜所吃到的蛋。

也非常感謝雞雞們下的蛋,真的很健康、好吃,雖然數量仍然不多,我們也不想給雞更多的壓力,只要幾天有收到一些蛋,就能讓我們覺得非常的幸福!

你呢? 也很想養雞嗎? 若想要重建生產食物的系統,仍建議是先讓植物系統開始,等生物間的互動穩定後再讓動物系統進入。

更多的學習,歡迎加入我們的課程與社群,將有一整年的分享與練習,陪你一路找回生產食物、社群建立、永續健康的力量。

2022~2023|樸谷工坊 祖傳家園PDC|台東鹿野
報名請至 https://forms.gle/k33rZMFZaUghn1hy9
----------
樸門是一個由人為本位出發,但試著讓人重新回到自然中的生活設計。所以我們在課程中做了許多嘗試,讓大家在學會各種理論和技術的同時,能夠與『人』共處。

因此我們每次上課,都會花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讓大家有各種互動和交流,藉以促進社群的建立。同時我們也會透過各種人際樸門的課程設計,協助大家跟自己和解,跟他人溝通。
​

最終希望能夠讓大家在主流社會中,找到能支持彼此的夥伴,才能更有動力在舊有的生活模式中,持續嘗試永續的生活方式。

Picture
左:家裡的蛋。
右:蛋商的土雞蛋
家裡的蛋能量的集中度很高,吃了很有精神。
然而每一種雞生的蛋都應該被好好珍惜,我還是會去蛋商買蛋吃,但會抱持著更加崇敬的心去看待。
然後一邊慢慢地增加食物的自給率。這兩件事情沒有二元對立,永續路上請記得讓自己走得輕鬆與開心點。
Picture
家裡的但比較小,而且蛋殼非常的厚,不容易打開。
對照著蛋商的土雞蛋,竟然能生出這麼大的蛋,稍微能想像出蛋商的雞,生長的環境與方式了。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關於作者

    Parama & Ellejana 的文字分享。

    文章時序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August 2021
    May 2021
    July 2020
    May 2019
    February 2019

    文章分類

    All
    Animal System 動物系統
    Appropriate Techonology適切科技
    Climate 氣候
    Design Strategy 設計方法
    Energy 能源
    Ethics 樸門倫理
    Nutrition And Health 營養與健康
    Principles設計原則
    Social Permaculture 人際樸門
    Soil 土壤
    Spiritual Permaculture 靈性樸門
    Trees And Forests 樹木與森林
    Urban Permaculture 都市樸門
    Vegetables 短期作物
    Water 水資源

    RSS Feed

Services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溫柔陪產
能量風水規劃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freefin@gmail.com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