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四元素_永續探索工作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為下一個世代,點亮永續素養的火花

連絡我們


/從生態的角度出發,尋求人類在系統中永續共存的位置/

        面對快速變遷的世界,未來公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更是解決問題、跨領域整合與與自然共生的素養。永續發展不再是遙遠的議題,而是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樸谷工坊】深耕環境與永續教育多年,我們相信最好的學習發生在戶外,發生在動手實作中。我們將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的核心理念,轉化為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四元素永續探索」工作坊,引導孩子們透過親身參與,學習與自然共處的智慧,並將這些素養帶入生活。

​        這是一套專為各級學校設計的永續提案,將這套結合STEAM與SDGs的樸門課程引入校園,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探索、創意與連結的學習旅程。


永續探索能帶來的改變

        本系列工作坊以樸門永續設計中的「土木火水.四元素」為核心,每個工作坊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但亦可組成一套完整、連貫的永續教育課程。貴校可依據課程規劃與需求,選擇單一工作坊或系列合作。
課程價值與教育效益

​本系列工作坊為貴校帶來的價值不僅止於一次性的體驗,更長遠的好處包括:
  • 深化校園特色: 讓校園成為一座觸手可及的STEAM與永續教育實驗室,提升學校的品牌形象與招生吸引力。
  • 接軌國際教育趨勢: 課程內容與聯合國SDGs緊密連結,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國際視野與公民責任。
  • 促進跨領域學習: 透過整合性的課程設計,打破學科藩籬,培養學生橫向連結知識的能力。
  • 培養未來關鍵能力: 鼓勵學生動手做、團隊合作、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這些都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養。
  •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告別枯燥的課本知識,透過有趣的實作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大自然。
  • 強化校園社群連結: 透過共創「可食地景」或「雨水系統」,凝聚師生、家長與社區的力量。


【土元素工作坊】—— 土壤小偵探,五感探索與鎖孔菜園

Picture
你知道嗎?在校園的角落裡,腳下的土壤,比我們想像的更豐富多彩!

【樸谷工坊】將帶領孩子們成為「土壤小偵探」,深入認識這個孕育萬物、滋養生命的「土」元素。我們將透過有趣的五感體驗,打破對泥土的刻板印象,讓孩子們愛上腳下的土地。

🌟
課程亮點與動手實作:
  • 土壤的秘密: 透過觸摸、聞嗅、觀察,認識土壤的成分與結構,並探索居住在其中的豐富生物系統。
  • 堆肥魔術師: 學習將廚餘、落葉等廢棄物轉化為肥沃土壤的「魔法」,掌握室內外多種堆肥方法。
  • 鎖孔菜園大作戰: 運用團隊合作,建造一個符合人體工學、高效省力的「鎖孔菜園」。
  • 復育大使: 認識土壤在改善氣候變遷中的重要角色,從小培養地球公民的責任感。

🍀 教育連結與課程價值: 
本工作坊深度結合了自然科學(土壤學、生態學、微生物學)、環境教育(資源循環、氣候變遷)、生活科技(園藝設計)等領域。孩子們將親手參與土壤復育的過程,從中體會「身土不二」的道理,並學會以永續的方式與土地共存。

🚀
STEAM 學習應用:
  • Science (科學): 學習土壤學(成分、結構)、微生物學(分解作用)、生態學(食物鏈)。
  • Technology (科技): 運用堆肥桶、工具等,學習資源循環的技術。
  • Engineering (工程): 實作設計「鎖孔菜園」的結構,學習排水、通風與空間利用的工程概念。
  • Art (藝術): 用泥土進行創作,或以藝術方式記錄土壤中的微觀世界。
  • Mathematics (數學): 計算堆肥比例、測量植床體積,應用比例與單位換算。

🌱 SDGs 目標連結:
  •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實踐零廢棄生活,將廚餘轉化為資源。
  • SDG 13 氣候行動: 了解土壤固碳作用,參與減緩氣候變遷的行動。
  • SDG 15 陸地生命: 復育土壤健康,保護並恢復陸地生態系統。

✨ 活動效益:
  • 將校園變成一個小型生態循環系統示範基地。
  • 讓孩子親近泥土,培養感官敏銳度與自然連結。
  • 學習實際的堆肥技能,將知識轉化為生活習慣。



【木元素工作坊】—— 樸門小農夫,種下一顆永續的種子 

Picture
親手種下一顆種子,是探索生命奧秘的第一步!您是否曾想過,校園裡也能成為一座充滿生機、孩子們的「可食地景」?

【樸谷工坊】將帶領孩子們走進「木元素」的世界,木元素象徵著大自然的多元循環與生長。我們將從最微小的種子開始,引導孩子們認識大自然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奇妙關係,理解生態系統的平衡之美。

🌟 課程亮點與動手實作:
  • 種子奇遇記: 探索種子的奧秘,學習基本的種植概念。
  • 創意種子球與種子紙: 親手製作好玩的種子球和美麗的種子紙,讓播種變得充滿樂趣。
  • 育苗小幫手: 學習如何從種子開始呵護幼苗,為它們打造溫暖的家。
  • 菜園共築: 預先準備的菜苗,搭配上次搭建的「鎖孔菜園」設計,結合高架植床與厚土法,讓孩子們親手將菜苗種下。
  • 收穫的喜悅: 只要細心照顧,約兩個月後,就能收穫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品嚐來自土地的豐盛。

🍀 教育連結與課程價值:
 本工作坊完美結合了國小自然科學(植物生長、生態循環)、環境教育(永續農業、食農教育)、藝術與人文(種子紙創作)等領域。透過動手實作,孩子們不僅學習了科學知識,更能培養對生命的尊重、對土地的關懷,並在團隊合作中建立成就感。

​🚀
STEAM 學習應用:
  • Science (科學): 學習植物生長、光合作用、土壤微生物和生態循環。
  • Technology (科技): 運用簡單工具,例如量測工具,觀察植物生長與土壤變化。
  • Engineering (工程): 實作設計並建造「鎖孔菜園」的結構,學習空間規劃與效率優化。
  • Art (藝術): 透過製作種子紙和種子球,結合自然素材進行藝術創作。
  • Mathematics (數學): 測量植床尺寸、計算植物間距,應用比例與幾何概念。

🌱 SDGs 目標連結:
  • SDG 2 消除飢餓: 學習自給自足的永續農業,認識食物來源。
  •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實踐在地生產與消費,減少碳足跡。
  • SDG 15 陸地生命: 了解土壤健康的重要性,參與生態保育行動。

✨ 活動效益:
  • 為校園打造可食地景,成為活生生的戶外教室。
  • 培養孩子動手做的能力與問題解決的思維。
  • 透過食物的來源,深化孩子對永續生活的認識。






【火元素工作坊】—— 生火高手,火箭爐與永續能源探索

Picture
「火」是人類文明的起點,讓孩子在被看顧的環境下認識火、使用火,才能培養安全的用火習慣!

【樸谷工坊】將帶領孩子們化身為「生火高手」,以優雅、安全的方式探索火的奧秘。我們將打破對火的恐懼,讓孩子們從科學原理出發,理解火如何為我們帶來溫暖、光明與能量。

🌟
課程亮點與動手實作:
  • 火的科學: 認識「燃燒三要素」和「火箭爐」的節能原理,從科學角度理解火的運用。
  • 火絨搜查隊: 學習在身邊尋找適合的天然材料,親手準備火絨,並嘗試多種生火方法。
  • 火箭爐午餐: 孩子們將親手生起火,並用自製的火箭爐煮一頓美味的午餐。
  • 能量與生活: 探索能源的重要性,思考如何將火的應用融入日常生活,無論是照明、取暖或驅蟲。

🍀 教育連結與課程價值:
 本工作坊緊密連結了自然科學(物質燃燒、能量轉換)、生活科技(簡化爐具設計)、環境教育(永續能源)等領域。活動將在嚴格的安全指導下進行,幫助孩子們建立對火的正確觀念與操作技能,同時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
STEAM 學習應用:
  • Science (科學): 學習化學反應(燃燒)、能量守恆和熱力學基本原理。
  • Technology (科技): 運用簡易工具進行生火,並了解爐具的熱能傳導技術。
  • Engineering (工程): 認識火箭爐的設計結構,理解其如何透過工程原理達到高效燃燒。
  • Art (藝術): 觀察火焰的顏色與舞動,感受火光帶來的視覺美感與心靈平靜。
  • Mathematics (數學): 計算燃料消耗量與熱能轉換效率,應用簡單的數據分析。

🌱 SDGs 目標連結:
  • SDG 7 潔淨能源: 探索高效、節能的燃燒技術,了解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 SDG 11 永續城鄉: 學習如何利用在地、可再生材料解決能源需求。
  • SDG 13 氣候行動: 透過了解高效燃燒,減少空氣汙染與碳排放。

✨ 活動效益:
  • 培養孩子的環境意識,從能源角度思考生活方式。
  • 學習科學原理,並將其應用於實際生活。
  • 在安全環境下挑戰自我,建立自信心與成就感。​


​【水元素工作坊】—— 水的魔法師,雨水回收與淨化
 

Picture
您相信嗎?只要懂得善用水的魔法,一年的雨水就能滿足我們所有的生活用水!

【樸谷工坊】將帶領孩子們成為「水的魔法師」,重新認識這個最基本也最珍貴的「水」元素。我們將透過科學計算與動手實作,讓孩子們了解水資源的循環與回收,並學會將雨水變成可飲用的純淨之水。

🌟
課程亮點與動手實作:
  • 雨水銀行: 學習計算屋頂面積與雨量,評估校園可收集的雨水量,理解「連通管原理」的應用。
  • 校園水足跡調查: 實際走訪校園,觀察生態池,並為學校建築設計雨水回收系統與中水(灰水)再利用方案。
  • 淨水煉金術: 運用身邊唾手可得的簡單材料,親手製作一個個人專屬的濾水器。
  • 品嚐純淨: 體驗親手淨化出來的「魔法水」,感受大自然的饋贈與科學的奇妙。

🍀 教育連結與課程價值: 
本工作坊完美結合了自然科學(水的循環、物理學)、環境教育(水資源永續、節水)、生活科技(濾水器設計)等領域。孩子們將學會從生活中觀察與思考,將科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環境問題,並從小培養珍惜水資源的習慣。

🚀
STEAM 學習應用:
  • Science (科學): 學習水的物理特性、淨化原理、生態池的自淨作用。
  • Technology (科技): 應用濾水材料和簡單的過濾技術,設計並建造濾水器。
  • Engineering (工程): 設計校園雨水回收系統的管線、儲存桶和過濾裝置,應用流體力學。
  • Art (藝術): 透過觀察水的形態與流動,從藝術角度欣賞水的循環之美。
  • Mathematics (數學): 計算雨水收集量、水塔容積、用水量,應用幾何學與單位換算。

🌱 SDGs 目標連結:
  • SDG 6 淨水及衛生: 學習水資源管理與淨化技術。
  • SDG 11 永續城鄉: 思考城市與校園的水資源韌性設計。
  •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 提倡節約用水,減少對自來水系統的依賴。

✨ 活動效益:
  • 為校園水資源管理提供創新思維,潛力成為綠色校園。
  •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設計中學習。
  • 深化孩子對水資源的認識與感恩之心。


/授課講師/

Picture

梁淳禹/Parama

從2011年從事國際志工的工作之後,就一直在台灣尋找與學習友善環境,人人可操作的各種永續生活術。

後來投入了樸門的學習,就以推廣樸門的永續生活方式為職志,在全台各地授課分享。更多的經歷請見 關於我們

想了解課程活動紀錄,請參考Facebook粉絲專頁 樸谷工坊



聯繫合作

請傳送訊息至FACEBOOK粉絲專頁:

樸谷工坊

​或來信至樸谷信箱: [email protected]
Picture


Services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文章
    • 樸谷的故事
    • 理念與技術分享
    • 兒童與樸門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四元素_永續探索工作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 自然建築:諮詢 | 設計 | 施工
    • 足跡與紀錄
  • 電子書
  • 永續生活教材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