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谷工坊 PUGU Taiwan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

你是否想讓孩子有接近土地的機會?

孩子們喜愛各種的原野活動,喜愛與你一起照顧土地!土地也在過程中回饋蔬果、並且耕耘他們的心靈。樸谷在2019 年初,邀請你與孩子一同分享照顧土地的經驗!

點我報名

樸谷工坊_兒童樸門課  2019/1月試辦場

1/15/2019

0 Comments

 
Picture
2019 樸谷有個心願,願種下對環境改善的小種子和父母親,和你們一起,練習活得更真實、更友善土地。

週三的下午我們在台東的建和,趁著孩子們從學校偷得半天閒的時光,帶著孩子一起在土地上操作,慢慢打造一個多產豐富的菜園。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填寫報名表單哦,下週三見!: http://bit.ly/pugukids1

[兒童樸門課 2019/01/02_台東建和] photo 2 

接著大家一起幫忙做菜畦,因為這片土地休息了很久,因此地下有蚯蚓、蜈蚣、蝸牛、雞母蟲,中間還一度有隻未成熟的小螳螂跑來湊熱鬧呢!
-------------

Picture
上周三我們種番茄!

所以我們從小番茄裡自己留種,然後在場地裡找到了九層塔的種子一起共伴。

接著我們一起調配育苗土,兩個寶寶也一起,阿弟還偷吃了一口土,被我拍到。


​

更多有關於兒童樸門的資訊,請見樸谷的粉絲頁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pg/pugutaiwan/photos/?tab=album&album_id=1974133919569905

0 Comments

均一國小農耕課_第一週 2018/11月

1/15/2019

0 Comments

 
上學期我接到一個案子,要帶均一三年級的孩子們上農耕課。 因此從上學期開始,我就跟老師密切地準備工具、討論課程,請老師協助收集資材,製作堆肥。 而心裡,我其實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

在這幾年間,接過許多次小學生的課程,只要導師不在場,通常場面沒多久就會失控,要拉著不熟悉的十多位孩子們,努力專注在課堂上,一小時耗去的精力,比我在帶成人六小時還多。

而這周和孩子們的相處下來,我發現華德福的孩子一樣活潑,但對於農事與土地的連結更深,就算失控,也可以很快把注意力放回當下在做的事上面。 這給了我繼續帶領兒童樸門課程極大的信心。 接下來,我會試著在兒童樸門的帶領上,做更多的嘗試,1月份會在台東尋找場地,試辦兒童樸門的課程。如果其他的單位有興趣,也歡迎來訊邀約哦!
Picture
0 Comments

愛水,淨化與激盪

5/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我的媽媽小時候,常常在淡水河畔洗衣服。

她說這話的時候是正值我的小時候,那淡水河極度惡臭之際,難怪我媽媽看到宜蘭的水溝水是清澈的,有多麼鄉愁般的感動。 

而我在溪邊洗衣的經驗很少,就只有以前爬山的天數一長,為求身心的清潔,我就拿出厚臉皮的本領,不顧隊員或別的山友的想法,在自覺遺世獨立的地點把內褲跟臭襪子脫下來在山上的冰涼溪水裡清洗後再想辦法烘乾來穿,還曾經鬧出過不少被別隊伍看見我在洗衣的笑話,蔚為佳傳。

然後深覺在溪邊洗衣是很爛漫的我,在自家後門的氾濫小溪澗終於洗起衣服了,用著湧泉把樂的超臭尿布拿來洗一洗,竟發現湧泉洗衣幾乎是不需要清潔劑的,連寶寶尿這樣臭的東西都能洗得香香,跟溪水的清冽有像是強力洗潔劑般之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是因為把雨水打到水龍頭的馬達也因為風災而被淹壞了,無法將足量的雨水打進洗衣機清洗,而雨季到處氾濫的湧泉就在我們家前後每日地流,不用白不用啊!手洗完衣服之後再用洗衣機的脫水功能,加上家裡新裝設的壁爐把尿布烘乾,繼續著愛用布布的生活!

然後,樂也跟著媽媽在旁玩起水來,想起她在暑假前還是個怕水的小寶寶,經過了一整個暑假的湧泉水洗禮,現在已經會自己跑進水中玩,在路上散步時還想一腳踏進水溝中,也許過陣子就會抓魚蛙了啊!

後來小弟仔也來地球報到了,弟仔更是一個喜愛水的孩子。頻頻衝向洗手台、水盆、河邊。因此,設計給孩子的樸門設計案裡,非常建議有水元素存在。

0 Comments

記得那年,妳跟著揉土團...

5/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小小的妳那時候才一歲,跟著對於土屋有著夢想的我們,包著布尿布揉捏著土團,比誰都認真。所謂的兒童樸門到底是什麼,我也還說不準,但覺得就是孩子跟著父母,去理解的樸門過程。

做土團的緣起:樸谷自2015年底在宜蘭員山照顧荒廢多年的五分地
,努力用小型機械與人力來改善土地情況。(2017年底離開宜蘭的基地)

工作坊中的土團
牆將用來改造一棟鐵皮屋,轉為樸谷自家生活與教育基地二合一的空間,持續提供永續生活的體驗與想像。期待與你在玩土的工作中療癒身心,讓土成為家中的一部份,有更多人學會對待土地的良善方式,讓住屋也能友善大地。

感謝 Emma 當時的帶領,以及所有工作夥伴對樸谷的支持!

0 Comments

蚊子叮咬的預防針

5/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其中不乏無數的蚊蟲叮咬。後來我們發現,蚊子越來越不叮咬她,只叮咬身體最不好的媽媽我,也沒有因為叮咬而曾經有過敏或超過三日的紅腫,就開始思考免疫力與疫苗的關係。

我們選擇不讓孩子打疫苗,是相信人類可以自行成長出抗體,平時我們也不看西醫,生病幾乎都是自行休息痊癒。

因為疫苗,對於免疫力的長出,只是緩兵之計,沒有身體自行長出的抗體,當遇到的病毒變種時根本也無從對抗。

而台灣有太多打了疫苗死亡或出問題的嬰兒,有些還是我們朋友的朋友。政府不會理睬,我們完全不想要冒險。

太多的研究報告都是人為的、廠商在背後操縱的數據,多數都說疫苗沒有任何的風險。
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數據可以相信,一切得憑直覺走,相信自己為父母則強的本能。

我建議,用英文去搜尋疫苗利弊的資訊:

- 疫苗中經常含有的鋁跟汞是對於神經具有毒素的,但廠商很少對此研究進行說明分析 (have not been subject to toxicity studies for many of the ingredients such as aluminum and mercury, which are known neurotoxins)
- 給嬰幼兒施打的組合性針劑(ex. 三合一、四合一)的相互影響是存在的,卻沒有被研究與公布 (have not been studied for adverse effects in the combinations in which they’re given (multiple shots in a single day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 就算施打疫苗也不能保證人體會產生該病的抗體 (cannot be guaranteed to provide the benefit of immunity for which they are given

​- 打疫苗似乎被說成可以「預防」良性兒童疾病,但去讓兒童的身體得到這些疾病,卻是「唯一能教導」身體的免疫力如何適切運作的方式 (are used to “prevent” benign childhood diseases, diseases which actually “teach” the immune system how to work properly) The Dangers Of Vaccines and Vaccination:
http://www.stopmandatoryvaccination.com/vaccine-dangers/ The Ten Reasons to Say No To Vaccines:
http://www.vaccinationcouncil.org/…/the-ten-reasons-to-say…/ Book: The Nourishing Traditions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 (no eBook) Book: The Vaccine Book

0 Comments

2016 的春耕,妳跟著水稻一起長大了

5/10/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樸谷 2016 夏米]
第一年種稻,正值樸谷基地的建立期,與第一個小寶寶的成長期。 肥樂樂跟著我們從浸種開始、插秧、補秧、撿螺、挲草、曬穀,的過程中,才知道一邊帶孩子一邊種水稻,真的很難浪漫起來!

從不斷嘗試在水田控制水位,練習視田埂為脆弱的浴缸的邊邊不去踩踏。 打田的事前準備與收尾、插秧、觀察福壽螺但盡量不放水,眼看著秧被吃了一大半。 挲不挲草就這樣在忙碌中蔓延到不可收拾,直至稻花已開始授粉而無法除草打擾。 待米粒飽滿後,又面臨收割面積太小,誰願意收稻的擔憂。終至烈日下練習曬穀, 並等到五個月後才碾米,又面臨了有蟲的米誰要碾、誰願意協助包裝的最後關卡。

回頭一望,種稻的從頭到尾充滿了新課題、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聯繫, 這米,至少有50人來協力種出啊!而 2016 在田間的身體勞動,更是最深刻的春夏回憶。

在此感謝帶領種稻的老師游原嵩、以及宜蘭倆佰甲種夥伴的溫情指導, 讓我們稍微明瞭種稻的基本流程、以及其中的大不易。 種稻讓人敬天畏地,本來執著的都變得渺小,這樣的收穫,已說服每日累到發昏的我們,要心懷感激。

誠心與朋友分享了我們的米,願你我都能花時間好好吃飯。 
林宜慧/ Ellen  寫於 2016年11月25日  宜蘭員山鄉樸谷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的身分背景]
​

種植地點:宜蘭縣員山鄉內城村山坳地旁
種植夥伴:梁淳禹/ Koala & 林宜慧/ Ellen 主導、寶寶梁秐樂插花、萬美麗&黃資雅協助。
品種:台南11,屬圓米種。 方式:類 水稻強化系統 (The 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SRI) ,株距20公分,幾不淹水。
種植細節:無農藥化肥、無生物性/有機用藥、少撿螺、少除草、不趕鳥。                  
​田內生態包羅萬象,甚至有泥鰍出沒,寶寶梁秐樂的汗水與口水也常入田。
收割日:2016年7月21日

0 Comments

    更新檔案的時間

    January 2019
    May 2018

    RSS Feed

Services

樸門課程與設計
兒童與樸門
溫柔陪產
能量風水規劃

Us

樸谷工坊
關於我們
​Facebook 

Support

Email: freefin@gmail.com
  • 首頁
  • 關於我們
  • 樸谷的故事
  • 樸谷文章
  • 課程與服務
    • 最新課程資訊
    • 開課合作:祖傳家園PDC
    • 開課合作:14天密集班PDC
    • 樸門設計服務
  • 永續生活教材
  • 足跡與紀錄
  • 相關報導
  • 聯絡我們